中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上发声:推动核能和平利用,共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元描述: 中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8届大会上发言,重申对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染水的坚决反对,并倡议推动核能和平利用,共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引言:
2023年9月1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68届大会在奥地利维也纳隆重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核能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商核能发展大计。中国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大会,并在一般性辩论中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在核能领域的立场和主张,展现了中国在推动全球核能和平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中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上的重要发言
今年是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率团参会,并在大会发言中回顾了中国核能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刘敬表示,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全球核领域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并愿与机构和各成员国携手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原子用于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 推进核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核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刘敬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并将其视为核能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加强与各成员国之间的核安全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各种传统和新兴核安全、核安保、核扩散风险挑战,提升全球核产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共同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2. 推动核能技术协同创新
核能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始终重视核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刘敬表示,中国愿与全球伙伴共谋合作、共促创新、共享发展,有序扩大核科研设施及实验平台开放共享,共同推动核能技术进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 促进核能发展普惠包容
核能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一直致力于促进核能发展,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核能。刘敬表示,中国将加大资源投入,为全球南方国家和平利用核能,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让核能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中国核能发展成就与贡献
近年来,中国核能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已成为全球核能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6台,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46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大力发展核能之外,中国还不断推动核技术在工业、医疗、环保、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增进了人民福祉,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对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染水的坚决反对
刘敬在发言中重申了中方对日本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坚决反对。他强调,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方呼吁通过利益攸关方有效参与等方式加强长期国际监测,确保全人类健康和海洋环境安全。
中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上的积极举措
为庆祝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了“开放合作、共享发展”主题边会、“核创未来、核美家园”主题展览等活动,重点推荐了共享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捐赠钱三强先生铜像,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核能合作的决心和行动。
核能发展与未来展望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核能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核能合作,推动全球核能和平利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关键词: 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能, 核安全, 福岛核污染水, 中国, 发展, 贡献, 合作
核能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
核能的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核能发展能否持续的关键。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将其视为核能发展的重要基础,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共同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核安全方面的举措
- 建立完善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 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建立了完善的核安全标准体系,为核能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加强核安全监管: 中国拥有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机构,对核电站、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核设施运行安全。
- 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的核安全合作,与各国分享核安全经验,共同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
核安全面临的挑战
- 核恐怖主义威胁: 核恐怖主义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安全威胁,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核恐怖主义。
- 核扩散风险: 核扩散风险是核安全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需要各国严格遵守核不扩散条约,防止核武器扩散。
- 核事故风险: 核事故风险始终存在,需要各国加强核安全监管,及时应对核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核事故带来的损失。
核安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核安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必要举措。中国主张:
- 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核安全挑战,建立全球核安全机制。
- 共同承担责任: 各国应共同承担核安全责任,确保核设施安全运行,防止核事故发生。
- 共享核安全成果: 各国应分享核安全经验和技术,共同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
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核能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推动全球核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
常见问题解答
1. 中国为什么反对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染水?
中国反对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染水,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 危害人类健康: 福岛核污染水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排海后将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 损害海洋生态: 放射性物质污染将对海洋生物造成巨大损害,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 缺乏透明度: 日本政府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问题上缺乏透明度,没有充分征求国际社会意见,单方面做出决定。
- 违反国际法: 日本的排海行为违反了国际海洋法和环境保护法,损害了国际海洋秩序。
2. 中国如何推动核能和平利用?
中国坚持核能和平利用,并积极参与国际核能合作,推动核能发展惠及全球。主要举措包括:
- 加强核能技术研发: 中国不断加强核能技术研发,提升核能安全性和经济性。
- 扩大核能应用范围: 中国积极推动核能应用于发电、海水淡化、医疗等领域。
- 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核能: 中国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核能,为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3. 中国在核安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在核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建立了完善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 为核能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拥有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机构: 对核设施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核设施运行安全。
- 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 与各国分享核安全经验,共同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
4. 中国在核能领域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在核能领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
- 公众对核安全的担忧: 需要加强核安全宣传,消除公众对核安全的误解。
- 核废料处理: 需要加强核废料处理技术研发,确保核废料安全处理。
- 核能成本: 需要降低核能成本,提高核能竞争力。
5. 中国在核能发展方面有哪些未来展望?
中国未来将继续坚持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核能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核能合作,推动全球核能和平利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6. 中国如何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
中国高度重视核恐怖主义威胁,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加强国内反恐力量建设,共同打击核恐怖主义。
结论:
中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上的发言展现了中国在核能领域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以及对全球核能和平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核能合作,与各国携手努力,推动核能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在进行任何投资决定之前,请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