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投资年”: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城市发展势头强劲

元描述: 东莞市积极推进“投资年”行动,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项目“新”“芯”向荣,基础设施“落地开花”,民生工程增进福祉,展现出城市发展强劲势头。

东莞市于2024年将全年定为“投资年”,并以“压舱石”的姿态,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掀起了一股“投资热潮”。 这一年,东莞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将深入探讨东莞“投资年”的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项目“新”“芯”向荣:打造湾区科技创新中心

东莞市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以“新”“芯”为发展方向,正在打造湾区科技创新中心。

“芯”链上,东莞市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一批重大项目正在落地建设。 例如,总投资30.9亿元的松山湖佰维存储晶圆级封测项目,预计明年二季度全面投产,将为东莞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水平跃升注入强劲动力。此外,总投资14亿元的中业联测优特半导体产业中心也将开工建设,总投资80亿元的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和生产制造中心项目即将试产,总投资10亿元的东坑先进半导体产业化项目预计9月全面封顶,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相继落地,将进一步完善东莞集成电路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除了“芯”链,东莞市还积极发展“新”链,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投资33亿元的亚创智慧新城将于今年9月开工,计划打造成为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同属于载体平台的科学智汇城二期也将于8月动工,以38.4亿元的总投资,聚焦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搭建“研发—生产—检测—销售”的产业全链发展平台。

传统产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机遇。 投资10.5亿元的广东三津食品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已于7月动工,将通过定制智能生产线,生产商品馅料、中式面点、茶叶蛋、粥类等预制菜品,为传统食品行业注入新活力。

今年前7个月,东莞市已有43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预计新增年产值242.9亿元。 一批骨干项目的落地,为东莞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落地开花”:打造湾区交通枢纽

东莞市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湾区交通枢纽,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狮子洋通道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项目东莞侧主桥工程已在7月中旬完成东主塔塔座及东锚碇底板施工,正在进行主塔塔柱及锚碇填芯施工;东莞侧引线工程已完成四座旧桥拆除,正逐步开展新建桥梁钻孔桩施工。预计项目将于2028年建成通车,将为珠江东西两岸带来一条新的过江大通道,促进资源流动,加快东莞传统制造业转型,同时改善东莞当地居民出行条件。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也于今年3月启动建设。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科研能力,为探索科学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

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二期工程也将开工建设。 该工程将进一步缩短莞深两地车程,促进莞深两地科学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发展。

东莞市环莞快速路三期长安莲湖路至莞长路段工程也将于今年6月开工。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东莞市内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东莞市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民生工程增进福祉: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东莞市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

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进展。 寮步莞樟路保障性住房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将提供534套保障性住房。寮步镇香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总投资5.7亿元,占地面积约34.1亩,也将在年内启动建设,进一步缓解香城片区新落户人口的住房难题。

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推进。 东城火炼树城市更新项目回迁房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预计提供回迁房1087套,将于2027年建成投产。立新九头村城市更新项目中学配建工程今年将动工,将建设18班中学,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长安镇新安社区农民公寓也将于第三季度开工建设。 该项目紧邻vivo全球研发总部,可满足5000余人居住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民生工程是城市发展的根本。 东莞市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增强了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营商环境是“防护网”: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东莞市深入实施“投资年”攻坚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东莞市设立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红黑榜”,持续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一张表”保障重大项目及优质中小型项目资源要素需求,及时发现、主动协调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以“店小二”式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的关键。 东莞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总结

东莞市以“投资年”为契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展现出城市发展强劲势头。未来,东莞市将继续坚持“投资年”的思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吸引优质项目落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常见问题解答

Q1:东莞市“投资年”的目标是什么?

A1: 东莞市将2024年定为“投资年”,旨在通过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和民生改善,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Q2:东莞市在“投资年”期间取得了哪些成果?

A2: 东莞市在“投资年”期间,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例如,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推进,城市更新项目稳步实施。

Q3:东莞市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投资?

A3: 东莞市通过设立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红黑榜”,持续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店小二”式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Q4:东莞市未来将如何发展?

A4: 东莞市将继续坚持“投资年”的思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吸引优质项目落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Q5:东莞市“投资年”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

A5: 东莞市“投资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通过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和民生改善,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Q6:东莞市“投资年”的成功经验有何借鉴意义?

A6: 东莞市“投资年”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例如,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